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山河故人情依旧? ——“批评家周末”之贾樟柯《山河故人》研讨

时间:2015-11-30 阅读次数:

2015年1125日下午,由永乐高国际娱乐官网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七次“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活动在第二教学楼106教室举行。此次沙龙围绕贾樟柯导演的新片《山河故人》展开,由永乐高国际娱乐官网副院长、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雨谏,硕士研究生张俊隆主讲,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主任李洋教授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导演蒲剑教授以及导演毕志飞为对话嘉宾。众多博士生和硕士生同学也一起参与了对话与研讨。

 陈旭光教授在开场中说道,贾樟柯导演的创作特点是通过小人物群像折射时代的巨大变迁,堪称中国当代史的“书记官”。他重回阔别九年大银幕的新片《山河故人》在贾樟柯整个创作序列中是具有革新色彩的,上映以来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争论。关于贾樟柯导演自身的跨越与《山河故人》在中国电影大语境的观照的讨论成为本期沙龙的话题焦点。

  张俊隆探讨《山河故人》这部文艺片作为一种传播现象进入商业市场后的“失语”状态。报告第一部分着眼于数据分析,梳理电影《山河故人》的宣传营销战略与成效。第二部分对《山河故人》进行文本分析,探究贾樟柯在创作风格上的变化和坚持。张俊隆认为“变化”在于贾樟柯以往的作品主要聚焦于当下的社会现实,而《山河故人》是贾樟柯第一次把电影的时间拓展到未来。再者是电影基调从阴暗到明亮的转变,电影画幅的多元化以及温情与西化的情感诉求。除了风格上的变化之外,张俊隆还提到在这部电影里,贾樟柯对风格的坚持才是主要的。比如表演手段、场景设置、音乐运用和摄影风格的重复,拼贴式的板块化叙事,全知视角叙事的运用等还是具有鲜明的贾樟柯风格。报告第三部分是关于《山河故人》电影票房数据的反思。他认为票房的失利反映出文艺片院线的困境,这也是贾樟柯电影在商业片市场里面处于失语状态的表征。最后,张俊隆提到以电影创作者的实际行动搜寻商业市场的潜力,放低所谓艺术片的高姿态和清高,超越艺术和商业对立的二元性是《山河故人》能给贾樟柯的启发与意义。

  李雨谏分别从“重复的伦理”和“视觉转型”两个维度深入探析了《山河故人》的故事脉络与创作手法。他首先阐述了《山河故人》中的历史主义表达是概念化和符号化的。并从哲学理论的高度分析了影片人物在历史维度下的行为动机。李雨谏例举了贾樟柯整个作品脉络中的重复,他认为贾樟柯在文化意义上的这种重复也给贾樟柯带来了一个历史的去中心化问题。最后李雨谏探讨了贾樟柯电影的视觉转型问题。他认为贾樟柯的电影渐渐在减弱日常性,并正在向象征性意义转型。同时这种转型也带来了空间上的问题,即镜头语言的变化。从全景式的画面到特写和长焦镜头的转型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数字高清摄影机的普及对电影作者来说有着本质的影响。李雨谏认为数字时代改变了电影创作者之前对日常性审美的表达,高清摄影机过高的解像力和过高的画质对之前胶片时代我们看到的贾樟柯影像的确会带来冲击。

结合两位主讲人的报告,在场的嘉宾、老师、同学进行了积极的回应。

蒲剑教授肯定了贾樟柯电影的独特价值,贾樟柯的影像用小人物的视角记录中国20多年的变化,这是他的电影所带来的宝贵的独特的价值。但他也指出贾樟柯电影的困境,首先是在表达对象上发生的剧烈变化,这是时代进步和变化的结果。另一困境是贾樟柯试图在个人表达和大众玩赏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蒲剑认为贾樟柯想做具有个人表达,具有典型的贾樟柯符号的电影,同时还要被市场认可,但这样的努力是徒劳的,因为贾樟柯的电影是作者电影。

 李洋教授对于《山河故人》的态度是总体认同贾樟柯的创作和他所有的努力和社会关怀。因为将贾樟柯的思考,关心和表达置于中国电影大的语境当中来判断,以及从表达的效果这两个角度来讲,贾樟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导演,李洋认为《山河故人》也折射出不足的地方。其一是贾樟柯处在电影节艺术评价体系和电影商业性两种评价体系的焦虑中,他不知道如何能够继续让过去曾经认同和遵循他的人肯定他,同时又获得新的肯定。这种焦虑体现在电影语言的使用上,或者说是风格的表达上。李洋也肯定了《山河故人》成功的地方,过去贾樟柯的电影都是试图在时代某一个片断当中记录普通人,边缘人承担这个社会变化的一个结果,而这一部他不是在一个历史片断中而是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一个历史跨度当中展现抽象的中国人的变化,这一次贾樟柯对历史记录的野心比过去更大。

导演毕志飞认为《山河故人》的遗憾在于这部作品的叙事不像贾樟柯以前的作品那般犀利了,真实性方面不如以前《小武》、《站台》、《任逍遥》打动人。同时,毕志飞肯定了《山河故人》的摄影、灯光、美术、音乐都是已经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它已经不再是以前手持摄影和长镜头跟拍了,贾樟柯电影的画面更加精致了,在创作上贾樟柯似乎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博士生石小溪谈到电影价值评判的问题,她认为时代在变,观众在变,市场也在变化,所以贾樟柯的电影出现了这样的转型。她觉得贾樟柯除了作为作者导演的价值,还有作为名人的一个价值,而从作者角度说,与其要求一个已经回不去的贾樟柯,去拍他那些已经不再熟悉的的东西,大众还不如鼓励一些导演出来拍一些这样的纯艺术追求的电影,而贾樟柯他已经有他的名人效应和名人身份了,至少可以引导观众去体会电影中的反思和人文深度。

陈旭光教授在总结发言中从文化的角度对贾樟柯的探索表达了理解和期待。他认为“小武们”总是要长大,要走出汾阳,走向《世界》,甚至像这部电影一样走到海外,走到未来的2025年的。这是作为具有世界声誉的贾樟柯在全球化时代的“跨地”创作和跨文化思考,无论在艺术的自我突破还是那种美学上的感伤忧郁情调,都具有世界眼光和未来意识。小人物们的迷茫和无法选择给我们以警醒:在时代的加速度中,我们不妨慢一点。这使得贾樟柯电影具有独特的反思现代性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